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

斗轉星移__《南方歲時記:成大八十年編年記事圖錄》序言,【成大八十‧ 再訪青春】第一冊__2011

 

斗轉星移

本文是《南方歲時記:成大八十年編年記事圖錄》序言,該書為我擔任編纂小組召集人的成大八十年校史套書【成大八十‧ 再訪青春】中第一冊,由我在《世紀回眸:成功大學的歷史》一書中七十年大事紀的基礎上,增刪訂補而成,十二年前的七十年大事記亦由我所編訂。

歷史分期意謂著敘事者對學校歷史的總體相輪廓的描繪。依照學校歷史紋理,選擇敘事觀點,裁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間點,切割歷史分期。每個學校的歷史當然各有其不同遷變脈絡與發展特色,分期標準的選擇本來就不可一律。重要的是能有怎樣的識見,指出歷史關鍵轉折處,分期之後,讓每一時期具有明確地「特色」,能有別於其他不同時期;抽刀斷水,探尋出學校歷史「變」之餘,又能鉅視地鳥瞰學校歷史長河在曲折蜿蜒下不變的「常」。
綜觀台灣各大學的校史書寫,有的以學校體制規模的轉換變遷為主要分期標準,有的則以校地的輾轉遷徙為主要分期標準,也有以學校發展特色的階段性變遷為分期標準,當然更有結合兩種以上標準雜用的校史敘事。校長任期的更迭,學校的改制固然是學校歷史中的重要變項,但是有時並未為學校帶來真正重大的改變。校史分期的選擇與裁定,必須深入到學校歷史中細細疏理,跳出學校觀看外在大環境的變化及其與學校的互動,才能找出比較合宜的切割點。分期恰當,也才能對學校歷史作出深刻的詮釋。
成大歷史如何分期?當然,1945年前後的鉅大變遷是不可置疑的第一個分期點,但戰後呢?以歷任校長任期分割是一個想法;以1956年「省立工學院」升格為「省立成功大學」、1971年再升格為「國立成功大學」為兩組界標是另一個想法。但是我們採用的是1966年,成大在原有「成功」、「勝利」兩校區外,又取得「光復」校區,校地面積倍增;1983年,成大醫學院成立;1998年的「世紀黎明」校園雕塑大展作為戰後成大歷史的三個里程碑。
前者是學校能進一步擴大發展的關鍵,從1934年第一屆畢業生60人,1944年錄取310名新生,到1953年畢業生才142人,發展至1966年畢業生768人,學校規模擴大為三個學院,但除了1950年取得「勝利校區」,新增有限的校地外,校園空間顯得侷促擁擠。因此,佔地近二十公頃的「光復校區」編入成大版圖後,量變造成質變,讓成大有機會發展成大型綜合大學,也讓成大由早期師生懷念的如同一個大家庭、書院式的生活情調,逐漸轉變為相對冷漠疏離的校園文化。從規模上來看,成大從一個聚落發展成為都市,從而改變了人際關係與組織倫理。
醫學院及附設醫院的成立,則標識了成大與廣大南臺灣社會的另一種接觸,也初步開啟了以工學院起家的成大,第一次有了足以抗衡工學院的新能量。當然,1980年代起,成大陸續又擴充了「建國」、「敬業」、「自強」、「歸仁」、「力行」、「斗六」等校區,讓成大逐漸往「鉅大」的大學規模發展。而八○年代解嚴前後的政治社會文化鉅變,也帶動了校園氛圍的改變,與外在大環境呼應而風起雲湧的學生運動、教聯會的組成與運作,校園民主的追求,本土化浪潮,在在都呈現出與五○年代肅殺的白色恐怖、六○年代苦悶如在「大霧的時代」中的知識分子,有著絕大的差異。
社科院(1997)藝術中心(2000)、博物館(2007)陸續在新舊世紀之交成立,1998年的「世紀黎明:校園雕塑大展」,把整個成大校園作為一個展示場,標誌了人文的、藝術的成大一個新的起點。新世紀的開始,藝術中心成立,以「人民、土地、藝術為主題」,舉辦第一屆藝術季。2007年,博物館正式成立,以「天工四響」宣告學校對文化資產與歷史記憶的重視。新舊世紀之交的成功大學,以一種嶄新的姿態走進美感與人文的新世界。

日本文豪川端康成著名的小說《古都》,通過一對從小失散的姊妹,描寫現代化過程中傳統逐漸消逝的歷史變遷。全書架構在京都的四時節慶,從立春到大雪,京都這千年古城,不只是作為小說情節搬演的舞台,甚至評者認為「京都」本身才是作者的寫作主體、小說的真正主角。故事開始於千重子發現老楓樹幹上的紫地丁花開放,悄悄地透露春的消息;結束於苗子在雨雪霏霏的清晨離去,「千重子抓住紅格子門,目送苗子遠去。苗子始終沒有回頭,在千重子的髮上飄落著的細雪,很快地消融了,整個市街也還在沈睡著。」
一個學校的歷史,也許也能以四時節氣變換隱喻。古人仰觀周天星象,以冬至作為一年週而復始的起點,陰氣極盛從而陽氣始生。斗轉星移,四時遞嬗,二十四節氣、七十二物候,與時變遷、應物變化。回顧學校八十寒暑,尋找楓樹上微小卻生機無窮的紫地丁花,是這次校史編纂我們最深刻的體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