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

漫畫繪本《刺客列傳》審訂序_2005

刺客列傳審訂序




司馬遷的《史記》是我建築自己的歷史樓臺的第一塊基石,十八歲讀《史記》,略嫌艱澀中卻有一種雀躍的心情,更多的是對在司馬遷筆下現身的諸多歷史人物的好奇與難解,特別是這許多過往的生命風景背後,常常能夠看到隱約其間的司馬遷身影,我第一次知道一個歷史家,與其筆下的歷史人物,其實是有著「剪不斷,理還亂」的糾纏。歷史,不只是述說他人生平的身外餘事,更是自我生命的剖白。
二十多年後,當我在大學裡教授《史記》課程時,總想能將年少時與司馬遷第一次邂逅的心情,傳遞給更年輕的孩子。《史記》卷帙繁多,有的篇章沒有足夠的知識根底,難以卒讀亦無法心知其意,〈刺客列傳〉便一直是我選擇成為學生與司馬遷初會的場域。司馬遷通過五個豪氣干雲、智勇兼備卻又柔情似水的奇男子,藉以鋪陳封建武士餘韻,篇幅不長,但情節奇宕,既有深刻寓意於其中,又能反映出重要歷史變遷,更能引發同學興味。
〈刺客列傳〉的五位主角,各有引人入勝的生命風景,我僅以聶政為例,與讀者分享司馬遷歷史敘事的靈魂所在。
〈刺客列傳〉中聶政的篇幅不多,一般可能會認為聶政刺殺俠累是本文的最高潮,應該多加鋪陳。但是司馬遷只用了兩行交待行刺過程的驚心動魄,及聶政毀容自殘而死的悲壯場面。
雖只是兩行短短59字,其實司馬遷的文字功力已經表現得爐火純青。文字雖簡約,但是讀來讓人先是心驚,既而唏噓;和後段描寫政姊聶榮的死,一樣地撼動人心。儘管如此,讀者還是要問,為什麼司馬遷只用了大約三十分之一的篇幅,寫這一樁「關鍵」事件呢?
聶政行刺俠累之前,司馬遷告訴讀者的是,聶政如何因避仇而隱於齊市;嚴仲子如何重金厚禮善待政母,讓聶政心存感念;又藉著聶榮看穿弟弟心事,指出聶政的自毀形貌,是為了不牽連姊姊,前後幾段串連起來,我們知道聶政是個事母至孝、愛姐至深的人;甚至我們也讀到了聶政如此的勇士,若非為了母親和姊姊,怎能隱居市井之間以為狗屠?文章中沒有提到父親,也許聶政早年喪父,也許因為什麼原因,父母離異,但總是更加深了聶政與母姊三人相依為命的情誼,及其中所潛藏的悲愴。同時,聶榮的剛烈也適足以呼應聶政的至性至情,無愧乃弟。說到底,嚴仲子不過是個穿針引線的配角,帶出了這麼一場動人至極的悲壯故事。
司馬遷不是寫武俠小說,行刺俠累的過程,簡單幾筆,已足以動人心弦;他要寫的是聶政、聶榮姊弟的真性情。至於聶政如何潛入相府;如何飛身上階;如何在眾人驚惶之中,一劍刺死俠累;如何以一敵百,拼戰眾護衛,所擊殺者竟達數十人之多;如何力竭受困;如何在眾人既怒且驚之下,割裂顏面,決出眼精,自屠出腸而死。後世有好事者,自然可以附會想像,敷衍出洋洋數十頁的鴻文,但是那卻不是司馬遷所認知的聶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。
司馬遷的《史記》是不朽的經典,但是一般讀者,要能夠直接面對原典而無閱讀障礙,也許尚有困難。阮光民先生以漫畫形式轉譯〈刺客列傳〉,呈現給更多的讀者。我仔細閱讀,發現畫家的想像與對歷史人物心境的揣想體會,與歷史學家相較,有其別出心裁之處。他添加一些不違史實的情節,豐富傳主的生命,填補歷史記載的空白,而文字作者也提出了他對司馬遷筆下刺客的詮釋;我個人讀來覺得興趣盎然,也頗為激賞。人類文化出版社過去以出版童書為主,跨足成人的閱讀世界,也有突出的表現。帶著一顆真誠的童心,我想是任何事業能夠成功的最重要條件。我願意推薦阮光民先生的這本傑作,也祝福一切童心未泯的朋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